北京没想到!上海也没想到,如今的中国西安,已成为全国焦点
你刷到这条就别划了,西安这趟“新副本”我已经替你踩完点:地铁新线直接把酒店到兵马俑的通勤时间砍成一杯冰峰,秦陵的VR把两千年前的彩色兵俑怼到你鼻尖,陕历博的何家村金杯隔着玻璃冲你闪金光——错过任何一样,都算白来。
你刷到这条就别划了,西安这趟“新副本”我已经替你踩完点:地铁新线直接把酒店到兵马俑的通勤时间砍成一杯冰峰,秦陵的VR把两千年前的彩色兵俑怼到你鼻尖,陕历博的何家村金杯隔着玻璃冲你闪金光——错过任何一样,都算白来。
汉阳陵的“地下长安”又扩容了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23年报告甩出一串数字:核心区12平方公里,陪葬坑108座,比老账本多出22座,相当于在原来86座的基础上再添一座中型博物馆。航拍图一出来,连航拍员都嘀咕:这哪是坟,分明是压在地下的长安城。
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在网上流传太久,很多人真以为古代人均自带外挂,一喝就是十斤起步。2023年陕西汉阳陵新挖出的酿酒作坊干脆把底牌亮给考古队:复式发酵米酒,残液检测只有8-12度,跟今天的淡啤肩并肩。想靠它灌醉自己,得先撑破胃。
西安把“老”玩出了“新”——不是小打小闹的网红打卡,而是把整座城市当成一台“巨型主机”,每季度上线一次系统更新。2024年暑假还没过完,后台数据已经刷新:1.2亿人次涌进来,其中一半以上不是“到此一游”,而是冲着“文化体验”四个字来的。
进出西安和跑郊外,全靠车最省事,去临潼、华清宫、兵马俑、汉阳陵,一路高速直达,娃睡一觉就到。
在往届活动的基础上,今年的银杏季全面升级,创新采用“文化+体育、社教+非遗、临展+汉服、直播+文创、打卡+拍照、美食+休闲” 6大融合模式,推出9大系列活动,内容更加丰富多彩,互动体验显著增强,让游客在千年古迹与金色林海的交相辉映中,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
连续下了多少天的雨,我已经不记得了,反正似乎过了夏天,还没享受秋高气爽的天气呢,就一直下雨气温骤降冷得穿起了秋裤。看了专业解释,今年陕西是自1961年以来第二强的严重连阴雨天气。
”——昨晚刷手机,汉阳陵新出土的汉武帝竹简直接甩我脸上:原来“以铜为镜”早他娘写了800年,只是我们一直把古人当打卡标语,用完就滑走。
透过舷窗瞥见的那座方正山丘,会牵出一条跨越千年的路线。哪怕只是七八个小时的等待,也能让人从候机的焦躁,变成在秋色中获得片刻从容。
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结果近日揭晓,汉阳陵博物院报送的“汉文化教育丛书”荣获二等奖、《微痕解码——基于微痕检测的汉阳陵着衣俑服饰研究报告》荣获优秀奖。
打工人的出差行程表,常常是一座城市接着一座城市。航站楼里掐表换乘,拿着电脑赶稿,飞来飞去忙得晕头转向。但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中转,我却会劝你留足时间。
9月16日至17日,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在西安举行。会前记者走进西安汉景帝阳陵博物院,通过特色文物深入了解西汉时期历史背景,感受数字化技术、IP形象塑造与文博考古事业的深度融合。
9月14日,“数智文遗陕西行”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汉阳陵博物馆,探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路,近距离感受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。2025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ization Forum.